挣一个亿需要多长时间,大多数人觉得恐怕一辈子甚至十辈子都挣不了那么多的钱,因为这个数字不是小数,可是对于世界铜王王文银来说,这就只需要两个小时!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曾说,先实现一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大家听到这话,为万达的造钱速度感到惊讶,没想到这在王文银眼里,根本连目标都算不上!2个小时就可以实现的事情,称为目标,是不是太过了?有钱人的世界,我们真的不懂。

王文银何许人也?
王文银身后的正威国际集团在2021年中国500强民营企业和2022年榜单中,排名第四位;该集团掌握全世界价值10万亿元人民币的铜矿资源,每年为中国贡献10%的铜产能。
王文银就是正威国际集团的创始人。

传奇经历
(知识改变命运)
一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王文银也是一样。在创立正威国际集团之前,他做过养猪娃、放羊倌、仓库管理员、职业经理人等等。这些职位在我们看来,都非常普通,甚至有些人的工作比这要好得多,但是要想达到王文银的高度,那还是不行的。
1968年3月,王文银出生在安徽,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并不富裕,甚至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当时,王文银看到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朋友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田间地头劳作,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这就是自己的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王文银的信念,当然,刻苦努力也让他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南京大学天文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大学毕业以后,王文银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月薪400元,这在当时真可算得上是“高薪”了。
正当大家羡慕王文银得到一份好工作的时候,王文银不为所动,他认为,这仍然不是自己想过的生活,自己要挣大钱。这400块的工资,越来越不入他的眼。
(辞职创业)
一、仓库保管员
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想过去创业,都是过着“打工人”的生活,王文银此时已经把目标盯在500强企业上。
有一天晚上,王文银把自己想要辞职创业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觉得那实在是“瞎折腾”,表示坚决反对。王文银虽然当时向父母表示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心里想要创业的意愿从来都不曾动摇。
终于有一天,王文银按捺不住内心的那份躁动,悄悄地瞒住父母,将那份让人羡慕的工作辞掉了,然后一个人来到深圳,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因为有文化,王文银深知“一口不能吃成胖子”,做什么事都需要循序渐进,需要积累和摸索。于是,他第一次创业就选择从事电缆行业。
为了获得相关经验,他主动入职了当地的一个电缆厂,做一名仓库管理员。虽然这份工作门槛不高,但是对王文银影响很大。在当仓库保管员的过程中,他与厂家的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了解了原材料的购买、运输、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王文银深得老板的赏识,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协助运营管理整个工厂。

二、做销售
按道理说,王文银做到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应该是非常不错了,可是他又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再次辞职了。
这次从事的工作是销售,基本又是从头做起。很多人都没有从头做起的勇气,不是吗?
可是,老板知道,王文银不会是池中之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单飞”做准备,可是老板并没有戳穿他。
果然,1995年,王文银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成立了一家电线制品厂,主要是为一些大的电器公司提供电源线、插头等。
王文银的公司做的风生水起,先后创办了创立了携威电线制品厂、科威电线厂、诚威电线厂等多个线缆加工厂。可是好景不长,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很多小企业都倒闭了,王文银的工厂也出现了经营困难。
但是,王文银认为,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而且在未来这些企业一定可以再创辉煌,于是,他趁大量工厂设备贬值之际,向银行贷款,购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真可谓是“逆流而上”。
金融风暴过去以后,王文银的工厂成为广东最大的电线生产厂商之一。
2003年,非典爆发。王文银并没有停下扩张之路,而是趁机向上游产业进军,这就是电缆线的原料铜。于是他出资获得了300万吨铜矿资源,正式进军采铜业。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王文银没有停下扩张之路,他在全球范围内收购铜矿资源,等到危机结束,铜矿业回暖,此时的王文银已经成为了世界铜王。
近年来,正威集团坚持不上市,也许是时机未到,也许是集团内部有隐忧。
王文银的发迹史可以看出:
1、一个人要想成功,就不能没有野心,就不能得过且过、按部就班。
2、要善于抓住机遇,同时要有商业眼光,要敢赌,会赌。
3、要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轻创业,互联网创业项目,官方网站:ruyikt.com,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meng.com/6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