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

【一】

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这话你信吗?我觉得这口气大了点。

其实在古人眼里它不过是一本幼儿启蒙教科书而己。可赵普却拿它来论天下。

赵普到底是何许人也呢?让我来告诉你吧,南宋时期赵匡胤手下的一个宰相。

赵普他常常以“书生”自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我这辈子只读过一本书,那就是《论语》。

我拿半部帮皇上(赵匡胤)一统江山,至于剩下的半部吗,我准备用来辅佐皇上治理天下”。

也许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由来。可事实上你就是把《论语》嚼烂了,江山还是江山,《论语》它只是部《论语》。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

【二】

其实,《论语》这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子曰:“吾十有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通常,老师们在解析这段文字时,意思都差不多,无外乎就是:

孔子,他15岁立志求学,到了30岁就能够自立啦。从他40岁开始,就没有什么可困惑的了。

直到50岁以后,日落西山,只好认命吧。特别是人一过60岁,耳根子都软了,人家说什么是什么。

如果你有幸能够活到70岁,那么就可以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合情也合理。

你看圣人就是圣人,他把我们每一个年龄段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说的明明白白。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

【三】

我们有多少人通读过《论语》呢?说实话少的可怜。尽管它的地位被捧的很高,而且称之为天下之学,经典中的经典。

当你打开《论语》以后,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孔子在教学过程中与和弟子们的对话记录而己。当然,我们也可以称它为一本语录。

虽然很晦涩,枯燥,而且读起来乏味的很。但是一千个读者能读出一千本《论语》来。

没错,你读的是一句一句的话,可看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人。

我记得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特别是第二次生命常常从四十岁开始”。

你看,这和孔圣人的四十而不惑,何其相似乃尔。正是因为我们的前半生为了他人,为责任整整消费了40年。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

【四】

所以,我们的后半生一定要懂得经营自己,不在为世俗所困扰,不在为人情而烦恼,用一颗玲珑剔透的心灵踏踏实实的活着。

我们应该感谢你不惑之年,在迷茫中悄悄的体验着成熟的隐忍和礼让,然后明明白白的去面对明天。

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和认同了。当然也不会去打扰别人的生活,把自已的心灵上一把锁,远离颠倒梦想真好。

从此以后,你会慢慢发现原来我们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微不足道。的确,别人如何评价我们并不重要。

因为我们再也不用去刻意的讨好别人,没有虚伪的牵绊。不用阿谀奉承的笑脸,让“距离产生美”永远停留在不惑之年。

从此以后,我们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和比较中。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就是一种人生最大的圆满。

【完】

轻创业,互联网创业项目,官方网站:ruyikt.com,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1889753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meng.com/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