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也就是清朝晚期,公认的时间段是自鸦片战争到清王朝结束,也就是1840年-1912年。在此期间清王朝经历了内忧外患,各方势力纷纷登场,总的来说时局比较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本文我们来说说这一时期的大人物。由于大人物比较多,我们捡重要的说,简单的讲就是捡能当天下之主的人说,把真正的天下之主作为“一把手”,具备问鼎天下实力的作为“准一把手”。这一时期都有哪些人当了国家的一把手,又有哪些人具备当一把手的实力呢?我们来排一排。
“一把手”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画像
道光皇帝是嘉庆皇帝的儿子,乾隆皇帝的孙子。出身决定了他能成为一把手。在其任内发生了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等大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也是在他当皇帝时酝酿产生的。也就是说在他当皇帝期间,清朝陷入了危机之中。
这里我们要提一个时间点,乾隆皇帝是1799年去世的,晚清的开端标志事件鸦片战争是1840年,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去世仅仅41年,清朝就完全没落了。如果说乾隆皇帝去世之前都是康乾盛世的话,那这个盛世衰败的也挺快。
“一把手”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是道光皇帝的儿子,同样也是出身决定命运。但他上位一把手的道路稍微有一些曲折,因为他有一个能干的弟弟奕?作为竞争对手。好在有一位优秀的老师的教育和帮助,有惊无险的登上了皇位。在位期间战争不断,败多胜少。太平天国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占了半壁江山;外国侵略者步步紧逼,各种不平等条约签个不停,还一度被外国联军占领了首都北京,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已经够宏伟的了,圆明园更是一园更比一园强,如果能留到现在也让人叹为观止啊。最后在逃亡到承德避暑山庄后病死。
这里我们再提一个时间段,往往我们看历史书的时候会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怎样怎样,英法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然后另有一章讲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其实这两件事是同时发生的,南边太平天国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北边的都城北京被英法联军给占了。皇帝当到这个份上,想长寿也难啊,愁也愁死了。
“准一把手”洪秀全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年轻时候的洪秀全也是想当官的,奈何天资不够聪颖,又赶不上别人勤奋,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基督教,后凭着自己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开始传教,在一众好兄弟的帮助下还真成了气候。后来金田起义,越打越厉害,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建国后马上派出北伐军和西征军,其中北伐军仅2万人,从南京北上,最远打到了天津,差点完成了灭亡清朝的事业。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从咸丰元年开始和清政府对抗,咸丰皇帝都死了,还在打,最后打到了同治朝。不过由于其阶级局限性和领导集团不够团结,导致了一系列的流血事件,从此走向了衰败,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准一把手”杨秀清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影视剧形象
洪秀全是天平天国的创始人,但不能说他是能力最强的。东王杨秀清应该是太平天国的领导阶层中能力最强的,这也是为什么“永安封王”的时候诸王都要受东王节制。
在太平天国早期为了神化领导阶层,就搞了一些小骗术,哄弄底下人。其中东王上演的就是天父下凡,也就是扮演洪秀全的父亲。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共同的目的,还能凑合演下去,后来饱暖思淫欲,大家就不再那么团结了,开始互相看不顺眼了。东王看天王是哪哪都不顺眼,认为天王的位置应该自己来做,于是开始不满足自己的“九千岁”称号,也要当“万岁”。还假借天父下凡,故意羞辱洪秀全。最后洪秀全忍无可忍,也不顾及他是演自己父亲的角色了,派韦昌辉、秦日纲血洗了东王府,一代枭雄死于乱刀之下。
“一把手”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是咸丰皇帝的唯一的儿子,咸丰皇帝一死,皇位不是他的也是他的了。由于父亲死的早,6岁就成了这个庞大古老帝国的皇帝。但有一个强势的母亲,因此十七岁才亲政。任内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可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各地起义不断。十九岁病逝,死因有争议,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死于天花。
“准准准一把手”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她留下的照片不少
为什么加这么多“准”字,是因为慈禧太后真的掌握了清朝最高权力很多年,但她又没有当皇帝。
慈禧太后是满洲叶赫那拉氏,当年建州女真吞并叶赫部的时候就留下了传说,说灭亡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定是叶赫部的后人。不较真的讲,这个传说好像是对的。
慈禧太后生下了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虽不是咸丰的皇后,但也被尊为太后。从同治皇帝继位到宣统皇帝继位,慈禧太后掌握了这个国家最高权利近半个世纪。慈禧太后掌权的一生都不安定,光是被赶出北京城就有两次。政治方向不明确,忽左忽右,全凭自己喜好。
“准一把手”曾国藩

乱世能臣,湘军统帅-曾国藩
清政府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功不可没。当时的八旗和绿营已经基本没有战斗力了,打仗基本上靠的都是团练起家的队伍。曾国藩带领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后,威望达到了顶峰,实力上也达到了顶峰。此时身边的人都劝他自立为王,至少占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但曾国藩出于种种考虑,没有这么干,反而主动裁军,交出兵权。
“一把手”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维新变法若成功,该是另一番景象
正常情况下爱新觉罗-载湉是当不上皇帝的,因为他出身醇亲王府,仅仅是咸丰皇帝的侄子,而且咸丰皇帝是有儿子的。但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慈禧太后的外甥,也就是说光绪皇帝和同治皇帝不仅是堂兄弟,还是姨表亲。同治皇帝死后没有儿子,按理说应该是从下一辈儿,也就是“溥”字辈儿里选皇帝。但是同治皇帝的近亲里没有“溥”字辈儿的,选旁人又显得太远了。不得不从同治皇帝的同辈人里选皇帝。光绪皇帝是同治皇帝的堂兄弟,又是慈禧太后的外甥,选他顺理成章。
光绪皇帝任内最光鲜的事件应该数维新变法了,虽然百日就失败了,但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如果这次变法成功了的话,清政府应该有相当大的改观的,历史就要重写了。
其他时候都被慈禧太后牵着鼻子走,形同傀儡。死因不明不白,而且死在了慈禧前几日,更让人生疑。
“准一把手”李鸿章

争议人物,淮军统帅-李鸿章
李鸿章凭借镇压太平天国起家,建立了自己的军队“淮军”。虽不能和湘军分庭抗礼,实力也不容小觑。后期成了清朝重臣。尤其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东南互保时,呼声最高。张之洞等人密谋如若北京被攻陷,太后和皇帝遭不测的话,就推举李鸿章为总统,出来维持局面。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李鸿章是完全有机会占半壁江山的。
“一把手”宣统皇帝

末代皇帝溥仪
光绪皇帝也没有儿子,死后的继承人也要重新选。按亲疏远近选,溥仪最合适。溥仪是光绪皇帝的侄子,而且是亲侄子。三岁继位,由其父载沣摄政。六岁退位,一生颠沛流离。当过皇帝,被赶出过皇宫,复辟当过皇帝,又当过伪满洲国皇帝,当过战俘,被苏联俘虏又被移交给新中国,最后被特赦,成了新中国的一名普通公民。
轻创业,互联网创业项目,官方网站:ruyikt.com,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meng.com/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