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记者任梦岩 纪乐乐 许梦哲)疫情之下,近几日无论是互联网外卖平台还是商超配送,运力都十分紧张,生活物资的保障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去实体店购物。记者探访多家超市发现,物资除部分特殊品类外,相对齐全,人流量相较以往时段,也没有太大变化。商超配送压力扩大,纷纷提倡线上下单,门店自提。
在北京一家超市中,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打包外送订单。一位工作人员说,黄桃罐头昨天上货一天,就全卖光了。“现在东西卖得可快了,罐头目前就这一个了,一般拿出来就抢光了。”
记者在多家超市看到,购物的人群与以往比相差不多,货架上的商品除部分品牌的面包以及柠檬、梨和黄桃罐头短缺之外,都比较充足,与购物者交流,大家一次性购买的商品都比较多。
对于目前配送运力紧张、部分品类供货不足的情况,一位连锁超市经理表示,近期有部分外卖配送员、超市员工感染,同时供应商员工也有感染,导致配送延迟,个别商品短缺,但供应保障整体问题不大。“目前,各项民生单品除了个别品牌有缺货,满足社区老百姓的需求,还是没问题的。我们这些一线的工作人员,有部分门店现在已有接近40%~50%的减员,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供应商那边,仓库、物流没人运送,货物就到不了,但是再过10天左右,可能运力就会有好转。目前来看,真正的消费高峰在过年。”
在北京丰台马家堡某超市,店长张旭告诉记者,除运力紧张外,他们工作节奏与往常一样,在日常消杀的同时,员工们正在准备超市商品的日常促销产品换档,因为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商品保障很充足。“最近确实有一些货品紧缺,今天是我们换档,明天新的档期就要开始了。现在保供的情况还好,像蔬菜水果、肉禽,还有一些奶制品、乳制品的订货都是日常的3-4倍。”
张旭介绍,目前门店客流与以往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每位顾客购买的商品更多,而针对线上订单高峰,骑手紧缺的情况,他们开启了线上下单,超市门口直接提货的购物渠道,可以让消费者不进入门店、减少接触。同时他们从各地仓库调集人力物力,加大保障力度。
张旭表示:“现在超市线上线下全渠道供货,因为线上的订单比较多,是以前线上单量的一倍多,线下的顾客还算稳定。在骑手方面我们加大了投入,希望促使更多的消费者全渠道购买。此外,为了缓解线上订单量,我们提倡无接触配送,在超市入口处做了一个自提点,实现无接触配送。”
△超市自提点
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某超市西黄村二店总经理王健向记者表示,之前遇到的消费者囤货高峰期已经过去,虽然门店顾客数相较以往有所下滑,但每位顾客购买量增加不少。同时线上配送运力在逐渐恢复,货物分拣的缺口由其他岗位员工补上。
王健表示:“门店的顾客数量比往常确有下降,但整体的客单量是提高的。因为现在线上的单量确实很高,在拣货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超市也会做相应的运力调整,店铺的其他部门,像后勤部已经支援一线,进行拣货、配送。”
王健说,他和不少同事已经在超市里住了快半个月,为的就是保障群众的购物需求能得到满足,市民无须担心。
“我们超市的货品没有断过,因为有基地直采,一些重要的商品都是通过基地或者田间地头直采到店铺,以满足大家的消费需求。店铺的货物囤货量,也比往常增加了3-5倍,因为商品类大库陆续开放,已经基本上是全面恢复运力的状态,所以一些民生必需品,像菜、肉、蛋、果,包括米面油都是非常充足的。”王健表示。
轻创业,互联网创业项目,官方网站:ruyikt.com,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meng.com/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