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方力 通讯员 王优
“这是我开小店三年来,第一次被温暖到,还是两个陌生人。”11月8日深夜,40岁的张波久久不能入睡,感动、感谢、温暖包裹着他。
张波在杭州西湖区晴川街开了一家快餐店。
一年前,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第一次走进他的“佰香源”,是因为他给外卖小哥打6折火上了热搜。当时小店人气很旺,来吃饭的小哥络绎不绝,他在店里忙得一路小跑(此前报道戳这里)。
再次回访,张波的目光有些黯淡:“6折坚持了2年,现在我只能做到7折。”
这几个月,小店的生意不好,已经很拼的张波觉得有点坚持不下去了。
为了让小店活下去,他跨越半个城到滨江送团餐;现在也做工地盒饭,一份赚1块钱;还有琢磨怎么增加外卖订单……
可即便如此,生意还是没有起色。
本来每年七八九月是快餐的旺季,但今年不行。
三年还没回本、生意不见起色,这些压力,让张波有点喘不过气来。
但说起给小哥打折这件事,张波却还想坚持:“开口了就要坚持,只是现在只能撑住7折。”
记者回访小店的故事见端后(详情戳这里:抱歉,接下来只能打7折了!给小哥吃饭打6折火上热搜,杭州快餐店这一年走得有点难),张波和他的店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鼓励。
1】网友和其他店主给他建议和鼓励
小时小店群里,其他店主给他出主意,建议他可以打开思路。
不认识的网友也留下了一条条留言。
有网友要用实际行动给张波支持——
“店就在单位边上,我是光顾过好几次了,物廉价美,我们多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吧。”
“在蒋村花园住好几年了,这家店刚开业的时候就知道啦,那会经常去。米饭是那种木桶蒸起来的感觉,菜的口味都挺不错,干煸四季豆和小炒肉最喜欢了,疫情防控严格以后,小区的小门经常关闭,店铺离正大门有点路,绕过去不太方便,就偶尔周末点点外卖,以前没有关注到老板还有这么暖心的故事,以后会多多支持。”
有网友觉得“让小哥们送外卖的时候,顺手帮发下传单做下宣传”这个建议可以试试。
还有网友给老板加油:“生意确实难做,老板是个良心人,对打工人很有同情心!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撑住坚持住,总有好转的一天,老板,加油!”“佰香源这家店开业时曾经我去吃过一些日子,店环境很好,菜味道不错,老板为人很客气。只可惜现在生意难做,加油加油加油,机会给有准备的人。”
也有人觉得被打动:“生活不易,打动人心的永远是普通人的善举。”
“有幸读到,下次去品尝,有温度餐饮人张老板加油。”
2】陌生小姐姐下单,请老板和小哥们吃饭
昨天下午,还有一笔来自丽水的支付宝转账,让张波差点泪崩。对方自称“曹雨田”,因为看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报道,转账100给老板加油。
到了傍晚,张波又收到了一张温暖牌订单:招牌酸菜鱼、土豆烧鸡、招牌尖椒炒鸡、湘西小炒肉、豆角肉丝一共五个菜111块钱。订单备注:请老板和小哥吃饭,千万别退钱。
“我第一时间联系对方能不能取消,应该是一个杭州小姐姐,说看了小时新闻的报道来点单的。她说就是一片心意,要我千万不要退款,太感动了。”
张波立马把订单发在自己的外卖骑手群里,要请小哥们吃饭。
“是神仙姐姐吗?”“嗯,王语嫣!”小哥群里,有人发出了赞叹。
11月9日一大早,得知消息的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小姐姐,但小姐姐婉拒了采访。她告诉记者,“我就是看了小时新闻的报道,想表达一下。”
3】今天光送盒饭就做了1000多的营业额
张波感叹,这些陌生人释放的善意,让自己内心又长出一些力量。
11月9日上午和下午,他开着小车要送2趟盒饭到工地,一共80多份,“今天这样有一千多营业额,就很不错。”
中午时分,他又接到一个老顾客发来的订餐信息:42份盒饭,早中餐,连送三天,“早餐7元,午餐17元,食品安全问题不用说了,你还是信得过。”
这个老顾客在一家快递站点工作,3年前就在他家吃饭、订餐,年年如此。
“3年都没有吃腻,真的很信任我。”张波说,很感谢老客惦记和照顾,也感谢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和小店群里各位店主的帮助和关心。
“感恩的话我不会说,谢谢大家,我一定会坚持下去,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被温柔以待。”末了,张波给小时新闻记者发来一条消息。他说,今天中午店里堂食的人也多了不少,还有电视台也来了。
“如果有新的客户,单位或是公司要订团餐,希望试一试我们的盒饭,也给我们一个机会。”张波期待,更多生意涌进来。
也许,困难的现状不会迅速改变,但人一旦涨了信心,就会有金子般的坚持。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轻创业,互联网创业项目,官方网站:ruyikt.com,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meng.com/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