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刀剑入梦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夏季到旧书摊淘书,一定要早到。很多经历过此情景的书友都有切身的体会,因为很多好书一被从袋子里倒出来,就早已成为淘书客的“饕餮之食”也。
今天刘老板还没有来,我就先踱到小李老板的书摊前,打过招呼,我问:今天有“新书”吗?
有啊,我还没有倒出来。说着,李老板就搬下俩袋子,给我倒出来。我独占这么多书,先挑为快!
第一遍过手,看看书名,把自己感觉不错的书先放一边。第二遍再翻翻,就确定了自己想要的书了。其中不错的几本是90年代的《农民文摘》,记得那时能够找到的书很少,而父亲从村里拿回来的几本《农民文摘》,就成了我的喜爱。因为身在农村,很多知识都是适合农民阅读与使用的,这些书类似于农民的“百科全书”,那时自己从这些杂志里摘了不少的知识。现在手中的四本,封面全是拍摄于农村的人物与场景。扎着小辫背着苞米的“山妞”、扛着“丰收”高粱的农村姑娘、“巧编”、“赶集归来”的一群村妹子。每一幅照片都是乡村自然真实的情景,现在,这样的场景几乎不会再现了。看着照片,若干乡愁的追忆。


而一本1992年的旧杂志,刊载着汪国真与蔡志忠的专访,却是不可多得!喜爱四格漫画我是从看蔡志忠的系列漫画开始的。至今家里还有一些他的书籍。蔡志忠说,自己的父亲的教子方法是“放牛吃草”,这让从小爱好画画的蔡志忠如鱼得水。15岁从初中退学,自己到台北画漫画,父亲没有阻拦。
当蔡志忠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领奖时,讲话:“我最爱我的爸爸,他没有让我去上美术班;他没有让我去上音乐班;他没有让我去上补习班;他没有让我去完成他一生中没有完成的事业。所以,今天我要感谢我的爸爸。”
而工作中,“我只追一只兔子”,让蔡志忠的事业一直蒸蒸日上。
蔡志忠有个14岁的女儿,女儿也喜欢画画,一般来说师长总想挑剔小辈的缺点,而他不一样。每当女儿画完,蔡志忠总是笑眯眯的夸奖她:“你的这个小姑娘画得很漂亮,眼睛好美,睫毛好长……”

这本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生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翻翻,我感觉是不错的。
女儿燕妮问马克思: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
马克思也是普通人,大学一年级与同学打架,眼角留疤。在伦敦时,晚上喝醉,打掉街头的路灯,差点被警察抓住。他不会理财,常常窘迫不堪,这给资助他的恩格斯带来很多的麻烦。还与女仆生有一个私生子……了解伟大人物的缺点,会让自己认识他更为客观而不盲目。
等我淘完,来到刘老板的书摊前,他的好书已经被“抢掠一空”了。我耐心的选自己喜欢的杂志。张国荣的两本传记被我拿在手中,永恒的经典,他的很多的电影,还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在刘老板算账时,我又捡起脚边很多人翻了没有拿的一本小书《展翅的白鹭》,陈慧瑛1985年出的一本散文小集子。
这是48K(18×11.5cm)的小开本的书。文字朴实,厦门的优美,那些美好的人与事,在娓娓而谈中淡淡的展现了出来。

轻创业,互联网创业项目,官方网站:ruyikt.com,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meng.com/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