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初定下的Flag经常会半途而废?
说好了要坚持运动的,怎么总是不了了之?
每天早上艰难地爬下床后,心里总是在跟自己说今天晚上早点睡,但到了晚上抱上手机就舍不得放了。
想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或者改掉一个坏习惯怎么那么难?
什么是习惯?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对个人而言,以上的解释就可以进一步简化——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

什么是好习惯?
能够为我们带来变好的可能、更好的结果,且长期而稳定的行为。
我想人人都想要养成好习惯。
养成运动的习惯;
养成阅读的习惯;
养成早睡的习惯;
养成日事日清的习惯;
养成不抱怨的习惯;
养成做完作业检查的习惯;
好习惯为什么难养成?
好习惯之所以难养成,是因为构成好习惯的行为与我们已经形成习惯的行为相冲突。无论是用新的行为替代旧的行为,还是保留旧行为,新建一个新行为,都是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因为执行任何一个行为都会占用到我们的时间和能量。
而时间和能量是具有排他性的。干了这个就干不了那个。
所以要想执行一个新的行为就要放弃掉一个旧的行为。所以我们就要研究行为产生且能持续产生的原理什么。
福格行为模型
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行为设计学创始人,B.J.福格博士提出的福格行为模型能帮我们清晰的了解到行为产生的机制。

福格行为模型
当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同时出现的时候,行为就会发生。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能力是去做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而提示则是提醒你做出行为的信号。
如何利用福格行为模型来设计行为
有了福格行为模型我们就能去设计我们想要的行为了。
第一步,明确动机。
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是对行为所会带来的结果的期待。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一般都不会缺乏动机。但是明明拥有改变的动机,但为什么却总是失败呢?原因主要有二:
1. 动机只是针对成果的。
我们对想要的美好成果充满了期待和欲望。但是,成果需要通过付出才能获得的。而这个付出并不是我们的欲望。我们想要苗条的身材,但是苗条的身材需要管住嘴,迈开腿。我们想要好身材的动机会和想吃好吃的动机产生冲突。
2. 动机不持久。
动机是飘忽不定的。今天动机很强烈,明天可能就消退了。晚上临睡前很想吃的一样东西,第二天早上起床可能就忘了。
所以,我们需要将对成果的愿望,分解成更加具体,更加可执行的行为。
还是以减肥为例,如何获得苗条的身材?
你可能会回答:管住嘴,迈开腿。
如何管住嘴?
不吃下午茶;
不吃夜宵;
不吃冰激凌;
不喝碳酸饮料;
……

如何迈开腿?
每天下班坐公交车提前一站下车,走路回家;
每个星期跑步15公里;
周末骑一次自行车;
每天睡前做20个俯卧撑;
……
第二步,评估能力
光分解成行为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执行该行为的困难程度。当行为难度系数较高时,就会降低了我们继续执行行为的欲望。
我们看到别人都在朋友圈晒出各自的跑步记录,有跑5公里的,有跑8公里的,有跑10公里的。你觉得别人行,我也要行。于是也给自己定了一个每次跑5公里的小目标。但是,5公里跑下来,气喘如风箱,腿抖似筛糠。第二天走路都要扶着墙,过了好几天才恢复正常。这样痛苦的经历,你有多大的勇气才会让自己再来第二次。
所以,想要养成一个行为习惯,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
先降低预期,甚至是改变预期。
5公里太吃力,可以先跑3公里,或者1公里,甚至是哪怕是换好衣服,穿上跑鞋就行。每次只要换上衣服,穿上跑鞋,就在心里给自己一个赞。因为你的预期只是换上装备,成功做到了这个行为之后就及时给自己一个肯定。
不要小看这个动作,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换上运动服,穿上跑鞋都会觉得麻烦。当养成了换上装备这个小习惯之后,下楼跑两步很有可能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先要出来!
对于时间的预期也要降低,接受自己慢慢变好。只要接受了慢慢变化,就有机会看到复利的力量。
慢慢来,比较快。
第三步,找到提示
红绿灯是停和走的提示;
电脑上跳出一个弹窗就是点击查看邮件的提示;
微信未读消息的红点就是点击查看消息的提示;
提示,是行为发生的决定性要素。没有提示,行为就不会发生。
我加入了一个跑步群,每天都有人在群里发跑步里程截图。这对我而言就是一种提示。一天好几次,一个星期好几十次,不停的在提示我——今天要去跑步了。
如果你苦于立的Flag经常倒,可以用用以上的方法。或者可以看一下《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相信一定会有所启发的。

轻创业,互联网创业项目,官方网站:ruyikt.com,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meng.com/1149.html